8月20日上午,我校学生工作部部长田华就新时期如何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提升育人实效,向全校专兼职辅导员等全体学工队伍详细解读了分时分类学生操作模式。
田华指出,“分时管理”核心在于根据学生在校不同阶段的特点与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大一年级是适应与探索期,此阶段的工作思路要以“信任构建—适应支持”为基本理念,通过渐进式互动搭建师生沟通桥梁;大二年级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此阶段的工作重心要由“适应性帮扶”向“发展性引导”转移,聚焦“导学业、导方向、导心理、导行为;大三年级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转型期,此阶段应立足“引路人”的角色定位,构建“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心理关怀”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分类管理”强调基于学生的不同特点、需求和状况,进行精准识别和差异化辅导,确保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田华强调,推行分时分类管理操作模式,是对传统学生工作模式的优化与升级,其核心目标是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精准化与高效化。这不仅要求全体学工队伍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指导能力,更亟需构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长效工作机制。未来,学工部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不断丰富其内涵,完善其机制,努力提升管理服务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功成才保驾护航。